民国旗袍:东方女性美的文化载体,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折射

古典美女旗袍

在中国服饰史上,从没有一种服饰可以一直有这样的魅力,引得无数女子为它尽折腰。宋美龄把它穿到了美国国会,巩俐将它穿到了红毯上,倪妮把它穿到了电影里。

什么样的服饰有这么大的魅力?它就是发轫于民国时期的中国经典服饰——旗袍。

犹记得电影《花样年华》里,张曼玉身着旗袍的婀娜身姿,色彩绚丽的旗袍将张曼玉透到骨子里的女人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微风玉露倾,挪步暗生香”,东方美人的风韵和含蓄风情在她身上尽显。

旗袍将张曼玉透到骨子里的女人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旗袍是一种服饰,它的曲线造型可以完美贴合女性身躯,衬托出东方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凸显东方女性简约得体、温婉贤淑的气质。旗袍又不仅仅是一种服饰,它体现着一种美丽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简洁的风格、独特的韵味和审美趣味不但包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内涵,更折射出民国那个特殊时期女性追求平等、独立的时代精神。

民国旗袍的起源和发展

“旗袍”一词最早见于沈寿口述、张謇笔录,南通翰墨林书局于民国八年(1919年)刊印的《雪宧秀谱》一书:“大绷旧用以绣旗袍之边,故谓之边绷。”

而关于旗袍的定义,《辞海》上是这样写得:“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1937年《现代家庭》杂志上,署名昌炎的作者曾撰文说:“什么是旗袍,可说是民国纪元后适合新时代中华女子经变演出来的一种新产物。也可以说是,中国女子仿制以前清旗女衣着式样的一件曾经改制的外衣。”(昌炎《十五年来妇女旗袍的演变》)

民国旗袍融入了满族女子旗装的元素

而1940年的《良友画报》对“旗袍”的界定则为:“旗袍这两个字虽然指的是满清女子的服装,但从北伐革命后开始风行的旗袍,早已脱离了满清服装的桎梏,而逐渐模仿了西洋女装的式样,成为现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饰了。”(《旗袍的旋律》)

包铭新在《中国旗袍》一书中也对旗袍的概念进行了专门的阐述:“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旗袍的内涵要比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丰富的多。广义的可以说旗袍经历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其中以民国时期的新旗袍最为典型也最为重要。狭义的说,旗袍就是民国旗袍,当然也可以包括民国以后基本保持民国旗袍特征的旗袍。”

民国旗袍兼有满汉服饰特点,又有中西合璧之美

由此可见,民国的旗袍就是对内融合了满、汉民族的服饰特点,对外则是通过“西学东渐”吸收了外来服装造型方法而改良的一款近现代女性的经典服饰。

作为一款具备鲜明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服饰,民国旗袍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于1910年代,发轫于1920年代,定型于1930年代,成熟于1940年代

对比传统袍服,民国旗袍在款式、纹样、面料、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革新

众所周知,一款标准旗袍的外形基本特征为右衽大襟、立领盘扣、侧摆开叉。然而,在这之前,清末妇女所穿的旧式袍服则要保守许多。

清末旗袍大多衣身宽大厚重,上下一体,长可掩足,整体线条平直硬朗,用料多为绸缎,其上绣满花纹,装饰工艺尤其复杂考究,镶嵌滚绣,繁琐精细。大袄、中袄、小袄等层层夹盖,袖口平而大。最大缺点就是宽大繁缛,行动极为不便,它的“美”仅仅存在于华丽的服装表面,侧重于彰显身份。而民国旗袍更加注重人的要素,曲线造型完美贴合身体,将女性身姿和曲线之美表现无遗。

清末旗袍大多衣身宽大厚重,上下一体,很难展现女子的体态曲线之美

正是因为清末旗袍的诸多不便和缺陷,加上辛亥革命后,受新思潮的冲击,大众的审美和社会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旗袍在设计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改革主要从款式、纹样、色彩、面料等方面进行。

1、款式革新

民国建立后,受各种新思潮的冲击和欧美审美观念的影响,民国旗袍摈弃了腰身宽大、平直、衣摆长及足的旧式袍服,将袖口缩小简洁,滚边不再宽阔,缩短了衣服的整体长度,收紧腰部以体现女性身材,使旗袍更加的新颖时尚。这种款式的大胆变革使得旗袍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到20世纪30年代,旗袍的款式已经基本成熟,与当代旗袍几无二致。

民国旗袍完美贴合身躯,衬托出了女性的曲线之美

2、纹样革新

民国早期,旗袍图案主要以自然图案和动物图案为主,如龙凤合鸣,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等,大多以重叠、穿插手法,形成一个单元或者更加复杂的图案。

民国旗袍的纹样多为简单的花朵、小碎花、几何图形、线条

到民国中后期,随着西方先进印染设备的引进,繁琐复杂的刺绣纹样逐渐被低成本、成型快的印染图案所代替。自然纹样和动物纹样则被简单的花朵、小碎花、几何图形、线条所代替。纹样元素的连接方式也多种多样,不再依赖色彩冲击所带来的视觉效果。

3、面料革新

清末旗袍所用的面料大多为厚重织锦或提花织物。而随着民国的建立,西方纺织和印染技术的涌入,加上西方文化和立体审美观念的影响,民国旗袍的面料也不再是单一的丝绸,人造丝、欧美特色毛呢、毛绒、蕾丝等面料的旗袍纷纷出现。

民国旗袍面料呈现多样化

4、色彩革新

经典改版棒针偏襟立领旗袍式连衣裙 美人如玉,旗袍如画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不愿被转载,请见谅 ,请联系删除 『 今宵多珍重 』 “织件旗袍如何?美人如玉,旗袍如画。旗袍,在我看来,斜胸襟和立领就是她的灵魂 缺一不可,~旗袍如画~ 能不心动吗?” 材料:一股段染羊毛挑色织,备10团;一股云马#27色5团用完。

由于封建帝制的毁灭,旧有的代表社会阶级的那套服装制度已随之瓦解,年轻女性本着追求时尚美观,尝试新奇的目的开始大胆穿着各种色彩的旗袍,诸如蓝色、黄色等主色系。民国旗袍在色彩上的多样化宣告了人们在思想上的解放。

民国女性开始大胆穿着各种色彩艳丽的旗袍

民国旗袍的流派

随着旗袍的流行和发展,受地域因素的影响,最终还分化出了多种流派,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京派旗袍、海派旗袍和苏派旗袍

京派旗袍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它更加凸显本土服饰的拙朴,而非中西合璧的那种艳丽。款型通常平直宽肥,有大襟。面料以传统绸缎为主,偏厚重。印花面料比海派要少,花色也未受到西方的影响。但是,京派旗袍的装饰却比海派旗袍来得丰富,以繁复的刺绣纹样或织纹为美,充分展示了旗袍自身的魅力。

海派旗袍主要是指在上海地区流行的旗袍,最大特点是对于传统样式和西式服饰兼收并蓄。受“中体西用”、“西学东渐”等思想的影响,海派旗袍主要强调女性身段,崇尚表现人体曲线美,而非衣服本身。

海派旗袍崇尚表现人体曲线美

苏派旗袍发源于苏州。面料以苏绣为主,图案多为梅、兰、竹、菊、牡丹、月季等,针法活泼多样,绣工细腻,色彩雅洁。苏派旗袍还融合了吴门画派的手绘艺术,将中国传统书画之美融入了服装,让苏派旗袍从骨子里透出一种优雅韵味。

民国旗袍的流行和发展有着深层次的内涵

民国旗袍之所以会在民国这个社会大变革的特殊时期产生和流行,其中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需求和源动力,也折射出了一些时代精神。

1、民国旗袍反映了民国时期女性在服饰审美上的求简心理

民国时期,女性的服饰一扫清代矫饰之风,更为趋向简洁。

民国以前,受封建思想的禁锢,中国的女装繁琐复杂,也很少考虑女子的线条美,甚至掩盖美。而随着封建帝制的消亡,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的穿着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封建礼制的条条框框,也不再追求那些繁琐的装饰美,代之而起的是追求简洁、自然的气质美。

此时妇女的服饰“骤然大变,剪其发放其足,傅淡粉而不施朱,头不挂丝,耳不戴环,色彩尚素,形状忽宽忽窄无定式。”(《怀安县志》)

人们不再束缚于传统的服饰制度中,开始依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社会时尚来选择自己喜爱的服饰,新式衣冠被引进并被逐渐推广,在这种大背景下,旗袍也迎来了大变革。

民国旗袍以人体自然的三围曲线衬托出东方女性窈窕的身段

改良后的旗袍摒弃了原先繁杂、堆砌的装饰美,而以人体自然的三围曲线衬托出东方女性窈窕的身段,向人们展示其温柔、典雅和迷人之处。它适度地强调胸、臀和腰部线条,使女性的曲线美不加太多的雕琢,而以一种天然的方式体现出来。

变革后的旗袍,最大特点就是简单化、凸显人体美,这折射出了近现代中国女性在服饰审美上的求简心理。

2、民国旗袍同时折射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不断地冲击着旧有的社会秩序,辛亥革命更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旧的观念体系被打破、新的观念在尝试和碰撞中开始形成。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以及大量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涌入,更为当时女性寻求思想解放和平等权利提供了巨大推动力。

妇女们不再甘心做男人的附属品和家庭的牺牲品,在追求科学、民主、自由风气的影响下,纷纷谋求经济独立,追求恋爱婚姻自由。而女性的服饰也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发生了重大变革。

简洁、自然的旗袍设计折射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这个时期的旗袍不再囿于图案色彩的变化,而是有意识地去体现人体的特征,以简洁的线条完美地表达人体曲线。这种自然、简洁的设计正好迎合了当时社会活动日益增多的女性风尚,成为女性思想解放的标志之一,也折射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衣着服饰往往是人的思想、心态、习俗和观念的直观反映,它体现出一个时代或某个人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是最为鲜明直接的社会风情画和人物素描。

3、民国旗袍是一种反映东方女性美的文化载体

民国旗袍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服饰,一种潮流,更是一种文化。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它能表现出女性端庄、典雅、柔美、清丽的性情与气质。穿上旗袍,一个女子会显得优雅、有韵味、有气质,这是外在的修身,再辅以礼仪、茶艺、插花、女红等的文化熏陶,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

结语:作为中国服装史上的一款经典服饰,民国旗袍并不仅仅是一件商品,一种服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包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它不但体现出了中国女性婉约含蓄的美感,反映出了民国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女性求简的审美心理,更折射出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柚子爱历史,关注我,带您一起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和历史趣闻)

本文源自头条号:柚子爱历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美军嫂”张馨予,一袭红色旗袍风情万种,身材凹凸有致好撩人

小密语录:想要秀出完美身材,轻松驾驭各种服装造型,让自己看起来气质满满,除了各种身体保养,还不要忘记经常健身,而在选择锻炼方式这一方面,小密向大家推荐瑜伽。 提到张馨予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了,自从和军人男友结婚后,张馨予很少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