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惹出“惊天大祸”

傅首尔越来越有气质了,穿旗袍优雅又娇俏,胖女孩也有春天

从《奇葩说》走出来的傅首尔,凭借着犀利的观点和频出的段子,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金句辩手”,傅首尔总是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说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幽默又接地气,作为“中年女人”的代表,傅首尔没有靓丽的外形,酷似树懒“闪电”的五官,肉肉的身材,带着烟火

旗袍的祖宗,可以追溯到秦汉时的“深衣”。

深衣

古人上衣下裳,裳不是裤子,只用前后两片布遮体。后来,将两片布缝合成裙,男男女女都是上穿衣、下着裙,民间俗称“两截衣”。

秦朝衣饰

秦汉时,士大夫阶层开始流行上衣下裳分开裁剪、缝合制衣的礼俗,这种时尚的衣服穿起来,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就被称作“深衣”。

“深衣”的出现,区分了穿着的档次,劳力者穿的是“短打”,女人只能穿“半截裙”,深衣是有文化有地位的身份符号,普通百姓只有重要日子才将深衣当礼服,后来,逐渐衍生出了长衫、长袍和长裙。

清朝末年,上海滩女性意识苏醒,“女子蓄意模仿男子,醉心男女平权”(张爱玲《更衣记》),她们动手改良京城里旗人穿的长袍,做成高领窄袖、收腰开衩的海派旗袍,尽显女性优美,释放内心情感,引领时尚潮流。

京式旗袍

最早尝鲜旗袍的是宝善街(今广东路)、四马路(今福州路)上的青楼女子,她们将旗袍称作“京式样”服装,每天下午穿着艳丽的旗袍,坐着马车到外滩、大马路等闹市兜风,然后,聚集到张园,坐在“安垲第”的露台上悠闲地喝咖啡,经常引来无数小报记者、女学生以及良家妇女的追捧。

宝善街

旗袍之美,真的需要懂得的人来穿,时间岁月会告诉你答案~

旗袍款式的连衣裙好像,没有女生可以抗拒她那种 yao 艳不俗的气息吧。 但是旗袍连衣裙穿起来 zong 会有一种上海滩富贵女人的既视感就变得不那么日常了 所以这次的旗袍的选择性很多,总有一款适合您哦~ 1.也许因为新时代,改良式旗袍,更加适合日常穿搭,树叶

海派旗袍很快就在上海的名门闺秀中流行开来,而且传播到了京城,旗人女眷和皇城根下的女性也纷纷效法,争相穿起这种上海改良的旗袍,并且称其为“海式样”时装,因此竟惹出了惊天大祸。

那时,旗袍的流行,可谓女流之辈一种美丽的叛逆,撩乱了男人世界的心。女人风情万种的自信,抛头露面、当街走动,京城里的爷们又爱又恨。

中国人向来相信“天人合一”,相信民间流行的一些民谣,可能深藏天机。敏感的京城爷们担忧这种“海式样”旗袍的风靡,女人们口口相传“海失洋”(海式样的谐音)的流行语,恐怕会一语成谶。

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在黄海全军覆没,真的应验了“海式样”旗袍的上天警示。

甲午海战

人们追究起来,认定“海失洋”的谶语,祸在上海女人改良的“京式样”时装,“京式样”者,就是“京失洋”也,早已酿成了惊天大祸。

果然,1900年八国联军的洋人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大清朝廷难逃“京失洋(京城失败于洋人)”的天命。

火烧圆明园

女人们爱美的追求,被一些男人听做泄漏国运天机的谶语,居然惹出了大清亡国的惊天大祸?其实,这不过是封建社会里,男人们一次“女人祸水”的“甩锅”,今天重提海派旗袍的这宗历史冤案,只是博君一笑尔。

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件趣事,一点谈资。听知沪者说那些曾经的上海故事。如果想得到音频文字版本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沪申故事。

本文源自头条号:沪申故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街拍:美女绿色旗袍,典雅又庄重,展现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与气质

街拍:美女绿色旗袍,典雅又庄重,展现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与气质。 喜欢,点关注;评论,请留言。每日街拍图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