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文化节 群贤齐聚沈阳 共话旗袍未来
老北市上演旗袍 新中式服装大秀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旗袍下的曼妙身姿,伴着优雅的旋律,向你走来。转角处,青砖老街灯昏黄的光晕,洒满了一地的浪漫。 这不是电影《花样年华》的片段,而是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活动之一——旗袍、新中式服装系列专场发布会的现场。昨晚,在老北市的北区文盛
来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刘悦笛
李薇
高明
旗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有力支撑,面对国潮兴起,旗袍产业迎来美好的春天。
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以“国潮·品牌·生活”为主题的旗袍产业发展论坛在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开幕当日举行。论坛特别邀请到了全国旗袍相关领域的专家,发表真知灼见,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讨旗袍产业发展新思路,给沈阳旗袍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借鉴与思考。
共话未来
魏鸿浩:希望辽服优选电商服务平台能够从沈阳扎根,集合全国力量,把辽宁和沈阳“旗袍故都”的IP叫响。
叶丽英:智能制造项目,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完全智能化,让更多人能够去穿旗袍。
冯德虎:数字青年,旧样新裁,资本加持。
满懿:希望能在“旗袍故都”看到一年四季都穿旗袍的女性,希望大家都能穿上皮的、棉的、绒的、毛的、革的各种旗袍。
龚航宇:建议所有女性公职人员、社会白领都穿职业旗袍,进而引领社会女性形成穿旗袍的风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生活美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刘悦笛——
“旗袍展示的是中国美”
刘悦笛以《回归中国人的生活美学》为题进行主旨发言,特别讲到了生活美学和旗袍文化之间的关联。
“旗袍首先是一种服饰,它不是摆在博物馆、美术馆里面,禁止触摸的欣赏对象,而是我们穿在身上,展示在路上的审美物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具有文化属性。它展现的是我们的中国美,是中国的生活之美。”刘悦笛如是说。
旗袍在沈阳诞生,沈阳是名副其实的“旗袍故都”。随着时代的发展,旗袍逐渐成为有着文化象征意义的中国服饰,它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品牌。刘悦笛举例道,在国外,代表中华文化的往往是旗袍,很多老外在一些特殊的仪式上经常穿旗袍。在国内,旗袍也有着广阔的市场,根据近期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从带有中国风元素的服饰销量排名来看,旗袍位居前三。“我想,无论从旗袍文化的角度,还是旗袍产业的角度,未来的发展,它一定要在古和今、中和外之间来做文章。”
沈阳旗袍文化节超前的设计理念、精心的策划组织、富有特色的展示内容、丰富多彩的展示手段、立体的宣传策划,持续不断地给“旗袍故都”带来巨大流量以及行业的关注。刘悦笛说:“旗袍产业是生活美学的重要一维,随着沈阳旗袍文化节的不断发展,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旗袍产业发展论坛将发挥更多作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逸红颜品牌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高明——
“让旗袍走进每一位女性的生活”
“我们的梦想是让旗袍成为日常服装,走进每一位女性的生活。”论坛上,高明以《深耕小众类目打开无限能量场》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从2008年创业到现在,我们一共做了2000多万件旗袍,并送到了世界各地,用旗袍聚集了全网400多万粉丝。”高明说。
随着中国网络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微信庞大用户群和强信任关系,为社群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高明介绍说:“我们在2017年开始社群的运营,目前建立了100多个社群,而一个小小的社群,一年就可以创造百万的业绩。”
2019年以来,电商直播和短视频逐渐成为经济领域新的增长点,“目前我们拥有粉丝300万,同时跟一些大V合作,一起推广旗袍、推广中国传统文化。2020年,全年一共直播45次,单场累计观看人数5万余人,全年商品交易总额达到1.2亿元。”
借助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的平台,高明还提到了另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大平台,帮助更多旗袍品牌开拓市场,携手将中国旗袍产业做强做大。
丰满美女旗袍秀别有风味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李薇——
“旗袍产业的发展,要挖掘自己的DNA”
李薇长期执教于高校,并从事服装、时装、舞台服装等设计创作。论坛上,李薇以《旧样新裁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道与器》为主题进行发言。她认为,旗袍产业的发展,要挖掘出自己的DNA,往中国文化的深处走;还要靠设计创新,往更广阔的市场中走。
从上世纪80年代创作开始,李薇就一直寻找东方视觉审美、强调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元素的表达。李薇认为,旗袍产业从业者,不仅要注重旗袍的形制和表象,还要挖掘旗袍文化的内涵,找到文化的DNA,将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精神、状态,通过旗袍表现出来,旗袍产业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李薇认为,在国际舞台上能代表中国特色和占据国际服装一席之地的,未来一定是旗袍,但这个旗袍一定是旧样新裁、多元的。“旗袍需要在创新中才能真正复兴。”李薇称,旗袍创新首先要在设计理念上创新,把现代社会的时尚元素融入到旗袍的设计中,不仅让“老一代”喜欢,也让“新一代”的“00后”爱上旗袍。
沈阳是“旗袍故都”,旗袍文化真正扎根于此,“我相信这里能够设计、生产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旗袍,成为中国旗袍的风向标和引领者。”李薇说道。
对话
旗袍
旗袍,国潮里最具符号意义的璀璨浪花
10月12日下午,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开幕式暨旗袍产业发展论坛,在沈阳辽宁友谊宾馆1号楼迎宾厅举行。在刘悦笛、高明、李薇三位主旨演讲嘉宾结束精彩的演讲之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员王晴颖带领观众进入论坛对话环节。中国纺织服装上市公司董秘联盟主席、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冯德虎,香黛宫首席创意师、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师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纺织非遗特殊贡献奖获得者龚航宇,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族服饰研究著名学者满懿,葳芸旗袍创始人、杭州葳芸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丽英,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会长助理、辽服优选电商服务平台运营总监、威娅纪品牌主理人兼设计总监魏鸿浩五位嘉宾参与互动,并畅谈旗袍文化如何传承、发展以及壮大。
主持人:今天对话的主题是“国潮·品牌·生活”。如果说国潮是一股力与美的浪潮,那么旗袍就是这股浪潮里最具有符号意义的一朵璀璨浪花。国潮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个耀眼的经济契机;既是本土美学的一次强势回归,也是国人对文化身份认同的一种渴望、一种向往。想请教一下龚航宇老师,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跟我们分享?
龚航宇:第二届沈阳旗袍文化节的时候我也来了沈阳,几年过去,沈阳旗袍产业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在国外学旗袍设计,其实,我只是在国外学时装设计或者是说是在学习国际化的服装设计思维,但运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旗袍元素。设计是可以与万事万物结合的,这也说明旗袍这个元素不仅是服装,它更是文化,所以最好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
主持人:都说得年轻人得天下,怎么样让年轻人能够进一步主动靠近旗袍?满懿老师在这方面非常有发言权。
满懿:作为来自院校的老师,并且是沈阳本地人,沈阳有很多关于旗袍的资源和宝库,现在挖掘得还是很少;要年轻人喜欢旗袍文化,院校可以开发、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学校应该借助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契机,把旗袍文化通过学习进行培养,如果没有这个培养,旗袍的鼎盛是不能到来的。
主持人:对于旗袍的发展,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技术的支撑。我知道叶总在2017年就开始旗袍智能制造流程,跟我们分享一下吧。
叶丽英:在旗袍版型、款式上,一定要很快适应市场。我们1995年开门店,第一个打出的招牌就是旗袍3天取件,裤子1天取件,加快24小时取件。而等商场专柜开到80家的时候,我们的旗袍取件时间却从1个月变成了3个月、6个月。到了百货业2012年之后开始下滑的时候,就产生很多的库存。为了强化订制模式,缩短取件时间,我们开始探索引入数字技术,让旗袍生产走上了智能制造之路。这条路并不好走,我们用了很大精力,最后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实现智能化,让订制也能在生产线上生产。
主持人:谈到技术这一块儿,不能够脱离互联网+的时代。魏总,您是怎样营销旗袍的呢?
魏鸿浩:在新媒体营销环境中,旗袍本身是一个具有IP属性的产品,它有中国传统文化做背书,所以这种产品在整个网络运营环境当中是很容易突围的。结合新媒体营销,大致分以下三点去操作:第一,多渠道。第二,人设、IP。第三,接地气。不管你的产品定位有多高端,在做营销的同时一定要有一个接地气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你的客人很明确地了解这个产品的核心卖点是什么,这样会更有效。
主持人:我们面临的时代不同,玩法和打法也不一样。请问冯院长,您觉得资本会倾向哪些有投资价值的品类?
冯德虎:从资本的角度看,资本是逐利的。北京证交所的设立,给旗袍产业带来一些新的希望。此次旗袍节,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培养过程。沈阳是“旗袍故都”,这里有沈阳故宫,故宫里有很多的元素,包括很多故事、文化,挖掘出来实际上就是元素,这些元素应该植入到旗袍产品中,这个做好了,资本肯定会来跟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陈凤军、王秒/文
主任记者李浩/摄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源自头条号: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太给郎朗长脸了!吉娜穿红旗袍演奏《黄河》,打扮优雅曲线真美
作为中国“钢琴一哥”,自从与吉娜结婚之后,焦点全都被娇妻抢走了。吉娜不仅也是顶尖的青年钢琴家,还拥有着天使般的颜值和魔鬼般的身材,夸张的身材曲线甚至在怀孕期间引发过不小的争议,如今已是当妈的人,吉娜恢复得也非常好,每次亮相也都抢足了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