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百思不得“旗”解的袍

大学生“旗袍”毕业照走红,女生典雅男生惊艳,网友:是心动啊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马上到了,大学生为期4年的生活,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 每到这个时候,大学生总是不免伤感,美好的学生时代结束,意味着真正的步入社会。而他们往往也是非常迷茫和期待,既向往职场的新生活,也茫然毕业后该何去何从。总之,大学之旅进入了

旗袍,几乎是东方女性美的代名词,不打不闹,宠辱不惊,便成了地球时装高地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旗袍是人心浮动的民国少有的一抹亮色,好像是一下子冒出来的,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出道即巅峰,王者到如今。

民国将旗袍定为政府礼服;新中国成立初期,旗袍也被定为外交人员礼服;到了21世纪的今天,旗袍更是中国女性最青睐的传统服饰之一,或没有之一。

旗袍的英文cheongsam,其实是“长衫”音译,现在仍有很多地方称旗袍为“长衫”或“长衣”。民国官方颁布的服制条例里,虽然出现了旗袍形象,却从未称为“旗袍”,而称之“衣”。

起名有多重要,可见一斑——仅仅因为带个“旗”,旗袍从此与“旗装”剪不断,理还乱。

其实乱的是今人,人家民国人是能清楚区分“旗装”与“旗袍”的。毕竟“旗袍”崭露头角之时,当时旗人也还穿旗装。

(着旗装的旗人)

(着旗装的旗人女子)

旗袍流行之前,曾经有个过渡产物──“旗袍马甲”,值得单拎出来插一嘴。

这是一种搭配倒大袖短袄的无袖长衣

常见于民国题材影视作品,当年装点了无数思想进步的女生,领风气之先。几十年后,仍然令国人双目一新,眼熟能详。

这张女学生合影中,有人穿袄裙,有人穿旗袍,视觉上泾渭分明。

温婉沉静的宋庆龄着旗袍像。仅在袖口处露出里面的花边衬衣,加上深色衣服与倒大袖,简单沉稳。

再回到旗袍。还有人可能觉得,“旗袍”和“旗装”都=立领+大襟,很一家子呀。

但“立领+大襟”放在当时,实在是极寻常的服装元素,根本不足以滴血认亲——即便都是“红色+液体”,也不见得一家人。

源起时间

首先,清代服饰典制(如《大清会典》和《皇朝礼器图式》)、《清史稿》中均无旗袍的任何内容,可见清代应无旗袍;清代以前更无旗袍存世的蛛丝马迹。

通常认为旗袍出现于20世纪民国时期,如郑逸梅先生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 。

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流行于1921年之后, 前者更以1923年画报等资料推断,“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

事实上, 遍寻 1925年5月之前的上海报纸(如 《申报》等),并无半字有关旗袍的记载,而此后开始大量出现有关旗袍的文字 ;而作为帝都的北京,有关旗袍的文字记载也始于1925年之后 。

因此合理认为,1925年当为旗袍流行元年。

袍服溯源

旗袍作为“袍“家族中的一员,自然不能不提汉服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深衣袍服制襦裙制──之一的“袍服”。

其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基础,深衣制是其发展,袍服制其实是把上衣加长,而襦裙制则是把上衣缩短,是“上衣下裳”向不同方向发展的不同变形。

由此可见,认为袍服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两者差异仅在于:深衣上下分裁,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不分上衣下裳。

杨幂和超越妹妹的选择也有撞了的一天?这件旗袍让我对她们爱了

前不久作为街头风尖子生代表的大幂幂,在出席活动时的一身抢眼裙装,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杨幂 细细一看,这身BlingBling连身裙其实是一件漆黑亮片打底的旗袍,点缀着俏皮的星星图案,看起来波光粼粼像是刚上岸的人鱼。展现着东方女孩的细腻,也将大幂幂的身型

汉代,袍服被用于朝服,起始多为交领、直据,衣身宽博、衣长至附、袖较肥阔,在袖口处收缩紧小,臂肘处形成圆弧状,称为“袂”,或称“牛胡”,故有“联袂”、“张袂成荫”之说。

袍服式样历代有变制,汉代深衣制袍,唐代圆领裥袍,明代直身,均为典型的宽身长袍,穿着者多为知识分子及统治阶层,久而久之蔚为风尚,代表不事生产的上层人士及文化人的清闲生活,由此形成宽衫大袍、褒衣博带的中原衣饰文明。

而少数民族地区或游牧民族流行的袍服,一般较紧窄合体,以利于骑射或其他激烈活动,这种服式多采用左衽、窄袖,袍身适体。

历史上,汉族人民也曾多次采纳这种窄身合体的袍服样式,赵武灵王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最为著名。唐代,胡服风行一时,唐开元、天宝年间,胡服与胡妆、胡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扮演着服饰主角,偶尔也穿插一段回归宽博的戏码。到清代,袍服被视为典型服饰,历时最长且较稳定。

旗袍正源

现在的问题是,民国出现的“旗袍”,和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有何渊源?

话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随着政权初稳,开始强推服制改革,雉发易服,律令之苛性命攸关,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尽数禁止。

清廷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原有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严禁满蒙妇女仿效汉族装束,并希以满族服饰同化汉人。于是乎,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能退守汉人家居着装一隅,而正式庆典场合,不分男女均需着袍,朝袍、龙袍、蟒袍、常服袍…不一而足。

至清后期,满汉妇女服饰风格悄然交融──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不难推测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服饰差别日益消弥,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一样颇有争议:有的讲是汉人和满人服饰的一种融合后的改良版,有的认为旗袍是从先秦时代就留下来的一种穿着遗风。

在学术界争论的主要观点有四种:

周锡保先生《 中国古代服饰史, 认为旗袍是从清代旗女之袍服直接发展而来。但另有学者认为:“民国旗袍虽然具有类似于旗女之袍的形式,却不再具有旗女之袍的涵义,如果完全认为民国旗袍是直接由旗女之袍发展而来,未免有失偏颇”。

袁杰英教授《 中国旗袍》、包铭新教授《中国旗袍》 《近代中国女装实录》,认为旗袍和旗装袍有一定继承关系,但同时认为旗袍的源头应是西周麻布窄形筒装或 先秦两汉的深衣。江南大学崔荣荣教授也在著作《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全集》中说:“有些人质疑旗袍是满族服饰……我认为这些认知是片面和表面化的,汉族的袍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满族的袍和褂的历史渊源又从哪里来的呢?答案我想很容易得到 。”国学大师章太炎亦认为:“昔诸葛亮造 筒袖铠……满洲之服,其筒袖铠之绪也 。”将满族服饰的源头直追三国时期蜀汉服饰。

王宇清《历代妇女袍服考实》,认为中国妇女所穿的袍,远溯周、秦、汉、唐、宋、明时代,并不是只有清代旗女才穿袍服。他认为旗女之袍对民国旗袍有影响,但不认为二者有直接继承关系,因此认为民国旗袍称之为“旗”袍并不合适,所以他倡导旗袍改名为“祺袍”,并把“台北旗袍研究会”改名为“台北祺袍研究会”。多年以来,台湾服装界人士一直呼吁为“祺袍”正名。

卞向阳教授《论旗袍的流行起源》,认为旗袍是中国服装传统的西化变异——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 同时又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构成了既有西方流行影子而不同于中国传统袍服,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象征的新时尚流行和服装审美的特点,可谓中西服饰交融的设计典范。他同时认为“旗袍”是一种“误称”,因为较早倡导旗袍的群体都是都市中受西学影响较深、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的新女性、学生等社会群体,她(他)们绝大多数是汉族人, 她(他)们的祖先在清初经过流血抗争才为汉族妇女取得不穿满式服装的权利,故不可能去复辟不仅是帝制时代、还是异族压迫者的服饰,故旗装袍在民国复辟的条件并不具备 。

综上,虽然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更特指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不归“旗袍”范畴)。但“旗袍”称呼之所以最终会在民国流行开来,是惯性认知所致──整个清代,汉族女子均保留汉族传统的“上衣下裳”制,除了贵族命妇礼服外,并不穿袍服;而旗女不论贵族礼服还是日常服饰却都是袍服。近300年的长期潜移默化下,整个社会习惯性地将袍与旗女相联系,以致于旗袍甫一出现,便产生“旗女之袍”的错乱联想

实际上民国旗袍首倡群体并不承认“旗袍”这个称呼,而是只称之为长衫、长衣或长袍(与男性服装同为一词),1926年2月27日上海《 民国日报》有短文《袍而不旗》,提议改称“中华袍”;又有人提议称祺袍的,但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叫回旗袍 。

怎一个顺嘴了得。

后世同样际遇的称谓不少,比如小姐、少爷等。历史重复起来,真让人不厌其烦。

后记

又或者,旗袍源头也未尝不可二脉兼而有之。

一脉源于“旗人之袍“,宽松不开衩;另一脉为“长衫”(并贡献了旗袍的英文名),两侧开衩。由于潮流变迁,最后殊途同归,成为了后世的我们所见的旗袍。

佐证也不少。比如当时一些旗人照片,袖子变得宽松而短,更似当时的“倒大袖”,也吸收了一些花边装饰;而当时杂志上也可看到一些明显受到旗装影响的旗袍照。

百思不得“旗”解如何,百思得“旗”解又如何?旗袍终究是中国服饰的一面旗帜,高高飘扬。

本文源自头条号:陈有点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各大学的“旗袍”毕业照,美得惊艳时光,网友直言是心动的感觉

高三的学生马上就要迎来高考,这也就意味每一年的毕业季也要到来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就要步入社会进入职场了,学生们就不会享受到学校的美好生活了。 在每一年毕业季到来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照毕业照,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们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