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中国女性服饰的最佳代表,是如何从古流传至今的?

春天衣服不用多,真正优雅的女人都在穿旗袍,美得惊艳时光

年龄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坎儿,尤其是对于女人来说,一旦过了30岁或多或少都有些年龄焦虑,但对美的追求却是一辈子的事。年轻的时候拼颜值,但如果是人到中年,气质更重要,不妨尝试下今年大火的“旗袍”,优雅显瘦,美得惊艳时光。 接触旗袍久了,慢慢发现

旗袍的发展,从清末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中,发生了很多的演变和变迁。

到了清朝,袍服成为了主要服装。特别是满族妇女穿的袍子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装饰也极其烦琐。旗装是宽大不露肌肤的,它是满族的传统衣饰。

因为满族人又叫旗人,所以就有旗袍之称。旗袍在盛京诞生并制度化,并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渐次积累而成的旗袍文化是盛京城市文化的特色。

满族绿纱旗袍,清代,上海博物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

满族旗袍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衣饰之一,高雅华丽,也是最能展现东方女性美的一种“礼服 ”。

在民国初年,妇女服装一般仍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制,和清代服装相似。

中国的旗袍一直是一种绝美的存在,而且十分显身材,彰显东方女性的身形美。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海派旗袍无论是裁剪还是设计都更加西方化,采用了胸省和腰省,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开衩,更加符合东方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40年代,抗日战争的开始,打乱了3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追求。

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夏季倾向于取消袖子,领子减低。

简便、朴素、适体从而成为40年代旗袍的独特风格。

影视中的旗袍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旗袍以影视作品、时装表演、选美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张叔平,人称“阿叔”。在香港电影界早已是殿堂级美术指导,我们意识里影视界的“旗袍美人”,就正是这位扛把子一手打造出来的,

如《花样年华》《金陵十三钗》《一代宗师》……里面的旗袍基本都是采用民国的传统旗袍工艺制作的,所以和现在的服务员、礼仪小姐的旗袍视觉效果风格迥异,不管是谁穿都透着古典韵味。

旗袍:连接过去与现在

巩俐曾靠旗袍称王,景甜娜扎谁才是新旗袍女神?

文丨照川 小烨 图丨来源于网络 在今年的“时尚芭莎年度派对”还没举行前,就有一则爆料: 将以女明星旗袍,男明星汉服来一场Cosplay大秀。 旗袍忽然这么受关注,《司藤》功不可没。 剧中“大甜甜”各种各样的旗袍look,让大家再一次被种草旗袍。 虽然最终看来

伴随西方服饰的影响,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服饰逐渐消逝,而在蔚为壮观的传统服饰类别中,只有旗袍成功实现了现代嬗变并辗转流传至今。

民国年代,上至达官贵妇,下至市井民女,都能一身旗袍,只是绫罗绸缎、棉麻土布之间选材不同。旗袍之所以有生命力,正是因为它的可穿性、包容性......

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传统剪裁的优点正是它的包容性好,不对布料过多破坏,无省道处理,服装自然地适应人体、穿前与穿后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的转换,效果不同,缺点是前身因女性胸部特征易起吊,处理不当会显臃肿拖沓。

而西式剪裁形同雕塑,对人体结构复杂性解构,符合人体身型,成三维立体效果,缺点是包容性较小,不够收放自如。

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将美的风韵散满人间。

从遮掩身体曲线到呈现出玲珑有致的女性身材,使旗袍摆脱了束缚和约束,成为独具特色的服装。

现代旗袍:走进日常

旗袍并非宴会贴牌,旗袍可以很日常,很时尚,她不是什么高雅的专属,更不是什么名媛标配,它只是一条简单的中式连衣裙而已。

可长可短,奢简由人,风格多样,搭配自如。试问女孩儿们的衣柜里,为何不能有一件中式连衣裙呢?它也是约会的选择之一,上班逛街两不误。

高跟鞋不是旗袍的最佳搭配,小白鞋也能轻松驾驭。

梨形身材的姑娘用一件旗袍可以解决所有烦恼。盘发散发都对,马尾也不会错,丸子头,短发搭旗袍更时尚。

例如真丝丝绒,把它做成旗袍之前,它就是一块“老太婆”面料,但是加上玉石扣做活襟,再用直身版型,就是一条时髦的裙子了,客人用他搭配短靴,穿上皮衣,还可以很摇滚。

旗袍的美现在不仅是属于东方的美,还是属于世界的美。愿每个女子都能穿上一袭旗袍,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丽。

编辑 | 东家

部分图文来自东家匠人

本文源自头条号:东家APP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春天就别穿一身黑了,小个子也能驾驭的“旗袍”,美成初恋模样

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终于可以摆脱沉闷的黑色了,正值春天踏青的好时节,裙子又成了时尚的主流。随着国潮的兴起,2021年的流行趋势更加本土化,旗袍成为当之无愧的主流,不同于妈妈们穿的旗袍那么古典、老气,小个子也能驾驭的旗袍清新恬淡,轻松便能美成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