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后的旗袍大师褚宏生:专注的匠人,一生坚持做手工旗袍

十三道完整的旗袍制作工艺总结

经过了几十年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旗袍主要是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现今的旗袍都是收紧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尽量表现出来。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

说起旗袍,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了非常普遍的女子服装,由南京政府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的一大特点便是能够非常好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的曲线美,正适合当时女性追求解放自我,释放个性的风尚,受到了大量城市女性的热爱,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大量的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在此汇聚,她们热衷于追赶时髦和奢华的社交生活,都助推了旗袍的流行风。

现如今旗袍虽不再是时尚的主流,但是旗袍并非是湮灭失传的历史服装,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加上它的可欣赏度高,又具有着独特的传统韵味,因而极富有收藏价值。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便是一位常年与旗袍为伴的"旗袍大师"——褚宏生,他坚持用纯手工的传统技法做旗袍,这一做就是82年,在他与旗袍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褚宏生,出生于1918年,苏州吴江人。他从小便非常的聪明好学,做起事来手脚十分麻利,到十六岁时,褚宏生已经是个俊秀聪慧的少年郎了,也是在这一年,父母商量着要帮褚宏生找一个可以赚钱的营生,也为他今后的人生提前铺好路。就这样,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十六岁的褚宏生在父母朋友的介绍下从老家来到了当时上海滩名声远扬的"朱顺兴裁缝店"开始学艺,也有幸拜得店里最有名的招牌旗袍师朱汉章为师。在朱汉章看来,一位优秀的旗袍裁缝最首要的便是忍得住枯燥,耐得住寂寞,这样才能一针一线地勾勒出旗袍的品质,因此一开始,活泼好动的褚宏生并不被师傅看好。

但是,让朱汉章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在许多学徒都因适应不了师傅严苛的要求和枯燥的工作纷纷离开时,褚宏生竟是坚持下来的那一个。自此以后,朱汉章对褚宏生的教导也更加地用心,而褚宏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也渐渐喜欢上了制作旗袍。

旗袍,一种倾国倾城的东方气韵

编辑:诗词天地(shicitiandi) 张爱玲所言:旗袍是暧昧的。没有那个女人能抵制旗袍的美丽。 灯火初上,着一袭旗袍香风细细在城市的陌陌红尘里。 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旗袍最适宜东方女性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行走

两年后,褚宏生在量体和打样上早已远远超出了其他学徒,但在师傅的要求下,褚宏生依旧继续练着手工,不断地在剪裁、盘扣、绣工、手工缝边、量身、设计等方面打磨。也因此,裁缝的基本功褚宏生学了整整6年,也是这6年扎实的训练,成就了褚宏生一身内功,只需看一眼顾客的身形,便可以知晓客人的穿衣尺寸,身材优缺点。面对体型特殊的顾客,褚宏生也能凭着多年的经验对旗袍的肩线、腰线进行调整,只要是经过他手的,顾客试穿时无不满意。

褚宏生非常喜欢在旗袍的细节上做创新,特别是盘扣,他在一件旗袍上就曾盘出过12个代表不同月份的不同花样盘扣,这般细致的做法很少能有人做到,除了盘扣,褚宏生在做旗袍上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褚宏生曾为在上海滩红极一时的女星胡蝶定做过旗袍,这也是当时师傅朱汉章给爱徒的一次展露手脚的机会,褚宏生在制作这件旗袍时,大胆地采用了法国蕾丝来代替传统布料,并与中国旗袍进行了完美融合。结果,这件旗袍惊艳了整个上海滩,也让褚宏生一战成名。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店铺和工厂都开始使用机器来缝制旗袍,开始实行量产,但是,褚宏生却不为所动,他说:"机器缝制出来的衣服硬邦邦的,根本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

而随着时代的变换,潮流也不停地在变,褚宏生深知这个道理,因此,他在制作旗袍时虽然依旧坚持采用全手工制作,但旗袍的款式却也紧跟着时代。2015年,褚宏生在上海高级定制周上,带来了《水墨·中国》系列,以水墨为主体,以黑白为主色,试图打破人们对传统旗袍的理解,这一次,他依旧颠覆了过去人们的对旗袍的认知,再次用他的手艺震惊中外。

褚宏生从十六岁入行成为裁缝,到九十九岁放下手中的皮尺和针线,整整八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亲手细细缝制了五千多件旗袍,这么多年他所坚持的不仅仅是那独一无二的手艺,还有那专注于热爱的匠人精神。现如今,已经102岁褚宏生仍会去店里一针一线地指导徒弟,他说:"我就是个做旗袍的普通裁缝,我不辛苦,不忐忑,也不亏欠我这几十年,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状态。"

本文源自头条号:邓海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来旗袍的学问这么多!不止那一抹惊世东方美……

旗袍素来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自然成了博物馆中常见的展品。 今天馆长想带大家透过旗袍的视觉美去挖掘更多你所不了解的旗袍知识,品味旗袍中那一抹惊世的东方美。 旗袍讲究三美,中和之美、典雅之美、曲线之美。 中国的传统审美要求客体“大不出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