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曾是民国女子的最爱,如今,小镇大妈也迷恋上了旗袍秀

诗妮娜终于有高清旗袍美照了!光腿跪膝盖看着都疼,凹出曲线绝了

诗妮娜和苏提达陪着泰王出席了新年祖先祭祀活动,王室发布的照片中,大部分都是泰王和苏提达的高清美照,而同样也是穿着一身超美旗袍亮相的诗妮娜,却沦为了小透明了。别说是高清美照了,诗妮娜的镜头都很少。 和苏提达一样,也是选择了10公分的高跟鞋搭配这

可能是骨子里喜欢古典的韵味,唐诗宋词,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就如旗袍,含蓄、内敛、古典、文艺,最能衬托出东方女性的美,妙不可言。总觉得穿旗袍的女子与江南有关,也许江南女子的小巧灵秀与温婉,江南烟雨的如梦似幻,这种穿越时空之门的梦幻淡雅,太适合旗袍的气质。

戴望舒《雨巷》里那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姑娘,总是隐隐约约地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她从悠长悠长寂静的雨巷,撑一把油纸伞袅袅婷婷,朦朦胧胧的背影,走在高高窄窄的巷子里,小巷深处有神秘的耶稣光,一直向光的深处走去。我想那该是一位充满神秘而魅惑的女子,骨子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妩媚,带着忧郁,带着旧时光的味道。这丁香姑娘一定是身穿一袭玲珑的旗袍,才能在一场雨中把诗人那迷茫,惆怅的情愫演绎得那么凄美。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服饰特征,旗袍是民国女子的最爱,是城市的,是小资的。小镇里以前也是有过穿旗袍的女子的,她们温婉,风情,有一种那个年代丰富的底蕴和内涵。轻颦浅笑地走过小镇清晨的青石板,走过县后弯弯曲曲的街角,走过烟雨江南的司前古巷,走过了小镇的繁华与落寞。朋友的母亲曾是一位浦江大户人家的小姐,听他说,他母亲就是著着旗袍,穿着高跟鞋,跟随她的丈夫来到大山深处的小镇,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和父母一诀永别。在朋友家喝茶,偶尔提及,他的神情有一些落寞,在袅袅的烟雾和茶水的氤氲里,紧蹙着眉头,他数次有想去浦江寻找母亲那边亲戚的念头,但又不知从何找起,也打听了不少人,但岁月里那些长长短短的故事,全沉淀在了旧时光,不会泛起。

我以前并不知道旗袍,不知道女人还可以有那种风韵。小时候看到女人穿得最多的是大襟的衣裳,是军绿色和蓝灰色,再后来是月白粉红,再再后来有了碎碎花花的裙子,觉得已是春光明媚,夺人眼目。看到穿旗袍的女子应该是在小时候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那种素雅的袍子,配齐耳的短发,清爽利索。事隔多年,早已记不清出现在故事的哪个片段,却怎么也不会忘记那身着旗袍的女子,那无法复制的风韵,那渐行渐远修长柔美的倩影。

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用一袭袭旗袍演绎了情节故事和时间的流逝。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穿着华美的旗袍,身段婀娜,体态修长,漫步在潮湿的小巷,旗袍在她身上有了别样的灵魂,仿佛浑然一体。剧情里,为她量身定制了二十几套旗袍:蓝底大红花,黄底红蓝圈,棕色波纹,青蓝格子,翠棕水墨,暗色彩虹,流光溢彩,黑色蛇纹,翠绿菱格,黄色水仙,染橙黄花,藕粉波纹,白底水墨,白底蓝花,蓝底黄绿花,棕底黄白花,不同颜色,不同款式,配合不同场景,冷艳,忧伤,雍容,端庄,如行云流水熨帖在女人身上,尽显东方女性古典的娴静、清雅、成熟、温婉的气质。淡淡暗香和微微惆怅弥散在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都是深深的寂寞与思念,带给人们一场绝美旗袍的视觉盛宴。

张爱玲曾说:对于不会说话的人,衣服是一种语言,随身带着一种䄂珍剧。临水照花的张爱玲是极其喜爱旗袍的,她笔下也刻画出一个又一个活色生香的旗袍女郎。可以是如雍容华贵的牡丹,也可以是如清雅脱俗刚出水的青莲,抑或是深夜幽静小巷深处倚门斜靠,指间燃着烟,轻吐一口烟圈,然后转身走进深院的风尘女子。张爱玲曾有一张穿着旗袍仰头向上的黑白图片,我一位客居南宁爱好文学的女同学,也有类似造型的一张,如不细辩,会以为是张爱玲,确有几份神似。

最能穿出旗袍韵味的是阮玲玉,她留下的那些穿着各种旗袍的黑白照片,配上她那一双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欲说还休的媚眼,特有的削肩,柳腰,柔软气质,旗袍穿在她身上真正有了风情万种生命的张力。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与那个时代完全契合。旗袍的美在于这韵味,在举手投足间女人柔美风情温婉的韵味,无论是妖娆还是素雅,性感或是妩媚。高挺的衣领,古老的手工盘扣,把女人的美体包裹得严严实实,却又勾勒得凹凸有致,两侧的高衩让迷人的春光却忽隐忽现,呈现出极至的柔美和妩媚,玲珑尽现。也许极致的性感从来都不是裸露的,而是像含羞带怯的欲露还掩的初荷,在若隐若现中让人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广场舞风靡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股怀旧旗袍风也悄然兴起,小镇一群大妈迷恋上了旗袍,组成了旗袍秀的队伍,排练,走台,和旗袍相配的道具花伞,团扇,绣花布鞋,置办得一应俱全,也学着那电影中的那一袭袭旗袍,想把自己的身材勾勒得如诗似画,娴似娇花照水,行如弱柳扶风。我为她们去拍过几次,梁家山的丛林,上黄的古村落,西溪有流水旁,十里荷花深处,却总觉得不尽如人意。这让我想到《潜伏》里翠平刚到天津和余则成合作时首穿旗袍、高跟鞋时的窘态,山野的气质驾驭不了风情的旗袍。旗袍需要恬静的容颜,修长美丽的身段,没有流动的线条,没有内在的气质,就不会有优美的韵致。

她们的旗袍都是淘宝上买的,统一的色彩和款式,批量均码的那种。其实真正的旗袍是要用心做成,我觉得刚成熟的少妇穿才是绝配。妙处是要美得恰到好处,并且要构思细腻协调,不能肥一丝一毫,也不能瘦一丝一毫,与身体曲线完全吻合,方能展现旗袍那种特有的韵味。和旗袍相伴的应是高山流水的古筝,轻盈低转的团扇,溢出墨香的古装线书,潺潺流水的竹间小溪。但她们似乎不讲究这些品味,她们像对待广场舞一样对待旗袍,别人的眼光并不会妨碍她们的热情,她们大胆地在街上走,在河边照,在茶山上秀,在广场上舞,录成短视频,制作抖音,不亦乐乎。或许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旗袍梦吧,不管自己的身材和模样是否适合。或许她们是真的喜欢并爱上了旗袍,爱上旗袍的内敛与安静,只是并未懂得旗袍的内涵与韵味。

她们努力地学着,现在有了些韵味。旗袍秀作为大山里的一道风景,游走在了西溪、南门码头,秀在了古街,行在山间水边,为小镇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远远地看,那一袭岁月的优雅,从古典走向现代,宛如朵朵开在初夏的荷花。深夜,看着为她们拍摄制作的视频画面,她们行走在小镇的青山绿水间,还是有美的意境。我给她们的视频配上一些文字,为这方秀美的山水,人间的桃花源,为热爱生活的她们:

遇见你,江南风荷

霓裳羽衣,花钿玉笄

遗落在江南的葫芦宝地

我著素色旗袍相契

渺渺烟波上淡月村墟里

圆润的双肩是东溪西溪

尘封葫芦口的巽峰塔

檐铃在梵音中叮叮响起

我走进这一方秀美的盆地

远处袅袅炊烟,野藤疏篱

凤凰扣下的风姿在广场工笔

香云纱的垂坠晕开杨柳岸堤

秋风拂过芦苇西溪

笛声金黄了杏叶太平

苏提达这身旗袍背后寓意更深!雪绒花刺绣有故事,比诗妮娜有内涵

苏提达王后在农历新年第一天穿的红色旗袍很惊艳,王室也是首次发布海报官宣了她的中国血统,所以苏提达穿旗袍亮相是最合适不过的。泰王想要一碗水端平,这样的祭祖活动将诗妮娜也带上了,而且正宫娘娘和贵妃穿了同样的红色旗袍,诗妮娜果然没有把自己当外人。

我忆起戴望舒的雨巷

都市繁华过后在青石板独行

缕缕丁香的姑娘带着油纸伞

朔江而上撑到天晴

遇上溪水婆娑的午溪

莲步轻移,流苏盈盈

弥散开小镇典雅安祥气息

淡淡雅雅的气质洇开了水墨

粉红玉白的荷花渲染了身影

古老的城墙团扇开青苔底色

临水照花,花动一城春色

音符般律动的采茶姑娘

氤氲着竹篁外的茶青

一曲江南春里,风荷大地

蔚蓝的天色下穿过拱辰门

我在南门码头等你

通济桥的黛山倒影中

再吟一首雨霖铃,再没有无语凝噎

驻足司前古街回望旧时岁月

宣平景色都滚边进袖口衣襟

款款走过黄昏走过天明

流淌千年的宣平溪边杨柳依依

一念杏黄,一念荷起

如钩的新月,载不动古镇芳华

阑珊的灯火,把小镇细细梳理

在这场旗袍秀中,我是把这千年的江南小镇,在新城镇建设后越来越美的身姿,也幻化为心中那现代而不失传统古典美的旗袍女子了。愿岁月静好,旗袍倾城,山河依旧。

作者简介:韩剑锋,爱好摄影、写作,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本文源自头条号:新锐散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高挂红灯笼,穿旗袍炸春卷,洋居民在上海过地道年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2月5日这天,欧阳毅(左一)与身穿旗袍的妻子(中)一道,走进热情好客的上海邻居家,一起体验包饺子。本文图片 闵行区供图 洋居民在上海怎么过年? 这几天,居住在上海闵行区华漕镇的国际友人,来自英国的欧阳毅入乡随俗,带着妻子,融入